密封性测试仪是主要用于测量食品、药品、农药、化妆品等产品的密封性的仪器,具有快速、准确、稳定等优点,可以有效保障产品质量。但是,很多用户在使用密封性测试仪时,不知道为什么要加水,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解答下这个问题,并讲解下密封性测试仪校准的规范。
一、为什么要加水?
加水主要是为了保证测试仪器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并且可以更好地满足测试仪的性能要求,因此加水是密封性测试仪校准规范的必要要求。
二、密封性测试仪校准的规范
1、测试仪器的温度环境要求:密封性测试仪的校准环境温度一般要求在20℃左右,但是如果要测量更高温度的产品,温度环境也需要提高;
2、操作步骤要求:在校准前,首先要清洁测试仪,然后将校准袋中的试样放入测试仪中,之后根据说明书进行操作,最后确认校准结果;
3、加水要求:根据使用说明书,在校准前应将测试仪中的水加入到规定的水位,以保证校准准确性;
4、校准周期: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产品要求,校准周期也不同,一般来说,密封性测试仪的校准周期在6-12个月左右,但是如果使用环境温度有变化,应该及时做校准;
5、校准时的精度要求:精度要求一般要求在±2%,但是也要根据产品的要求来确定;
6、校准设备要求:校准设备要求要符合质检总局GB/T23563-2009《密封性测试仪校准要求》的要求。
以上就是关于密封性测试仪为什么加水以及密封性测试仪校准规范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使用密封性测试仪时,一定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以保证测试仪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还请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会不断更新优质的内容,为您提供更多实用的仪器技术知识。